市委、市政府: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以全面深化法治领域改革为牵引,主动作为、勇于创新,狠抓落实、成效显著。被确定为全省乡镇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试点县和全市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建设试点县。现将我县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党的领导,深入推进依法治县工作

1.扛牢法治建设主体责任。将法治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科学制定法治建设考核指标体系,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常态化研究法治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严格落实“四个亲自”,组织召开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纵深推进全面依法治县工作。2024年,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法治工作分别为6次和4次,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批示法治建设重要工作分别为13次和10次。

2.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牢牢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强化领导干部学法述法,切实提升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建立了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和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学法制度,完善了党政主要领导和县直部门、乡镇主要领导述法制度。2024年,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政府常务会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法律法规10次。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培训班,开展线上观看庭审,实现了党政机关国家工作人员全覆盖。组织召开党政机关主要负责人述法和“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述评会议,晒亮点成绩、找差距不足、明工作方向,进一步推动形成重视法治、厉行法治的良好格局。

3.完善依法治县工作机制。依法治县委员会进一步强化对全县法治建设的统筹引领,健全制度规范27项,推动全面依法治县工作更加科学、全面。依法治县办准确把握职能定位,推动形成强大合力,定期开展法治督察,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共出台文件3个,深入乡镇、县直单位开展督察3次,发现问题44个,督促及时完成整改。各协调小组及时跟踪工作进展、加快建设步伐,推动法治建设取得新成效。

(二)坚持依法行政,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提质增效

1.持续推进依法行政。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工作力度,对政府部门报送的2件规范性文件依法逐件审查,并及时向人大备案。严格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列席政府常务会议等重要会议制度,法律顾问全面参与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制定、合同签订等工作,实现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全覆盖。2024年法律顾问出席重要会议2次,出具法律意见书2份,为重大决策把好法治关。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强化行政复议监督功能,2024年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150件,已全部审结。

2.持续深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进一步提升政府服务效能。上线运行“企业准营”“新生儿出生”“军人退役”3项“一件事”,试运行吕梁市推行的首批“开办运输企业”“企业开办”“企业信息变更”等“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10个,设立“高效办成一件事”专门窗口2个。

3.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针对优化营商环境政治监督专项检查发现的问题,组建整改工作专班,制定整改方案。共涉及省纪委监委反馈问题2个、市纪委监委反馈问题36个,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成。全力纠治审批服务“三办”问题,修订完善工作制度13项,推动自查整改问题32个,解决群众反映强烈问题20个。持续深化“双打”行动,破获食药环刑事案件31起,采取刑事措施61人,有效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依法打击涉企违法犯罪37起,审结涉企纠纷577件,结案标的15447万余元,做实维护经营主体合法权益。政法机关领导班子深入企业开展联企服务50余次,解决法律问题7个,推出服务企业“大礼包”措施7项,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严格落实“首违不罚”,让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

(三)坚持严格执法,提高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

1.持续优化执法清单。对县直执法部门下放到乡镇的55项执法事项进行全面评估,取消下放乡镇行政执法事项15项,实行针对性下放3项,做到“一乡镇一清单”,并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立改废等情况,及时予以修正。2024年,乡镇共办理行政执法案件458件,其中立行立改178件,限期整改142件,当场处罚61件,立案处罚59件,移送公安机关18件。因涉嫌违纪移送纪检部门4人。

2.持续提升执法水平。严把执法证件申领关,组织新申领执法证55人,注销62人,换证55人。常态化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共组织开展“执法大讲堂”线上培训10次,线下全员培训3次,累计参训4600余人次,从法律知识、文书填写、执法流程、案卷归档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讲解与示范,进一步提升全县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

3.持续强化执法监督。抽调业务骨干成立督察组,深入  12个乡镇、8个县直执法部门,通过座谈交流、听取汇报、实地查看、案卷评查等方式,督促各乡镇、各执法部门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依托文水县基层社会治理一体化平台,加强线上监督,及时指导乡镇执法队整改问题95条。

(四)推动全民守法,大力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1.聚焦全民普法,传递法治声音。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开展“八五”普法活动,全县各普法成员单位开展重点节日集中宣传、法治宣讲进校园等活动,共开展普法宣传90余场,专题讲座163场,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在文水融媒体中心开设《法治文水》专栏,播放11期。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发布信息140余条,点击量达8.2万,有效激发了群众学法懂法热潮,为推进依法治县营造了良好舆论环境。

2.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公平正义。积极践行“枫桥经验”,持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充分发挥“一站式”矛调中心和文水县四大品牌调解室(诉前调解委员会、道路交通事故“一站式”服务中心、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访调对接调解委员会)作用。进一步拓展大调解工作格局,配备乡镇专职人民调解员25人,村(社区)人民调解员233人,成立各类调解组织176个,其中专业调委会6个、乡镇调委会12个、村(社区)调委会158个。2024年全县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902件,调解1706件,调解成功率达89.70%。全市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现场会在文水观摩,全市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工作推进会、公安机关政治工作行动计划推进会在文水召开。

3.坚持法治惠民,满足群众需求。持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职能,共完成免费法律咨询18100余人次,办理援助案件492件,办理公证业务151件,开展法治宣讲150余场,有效满足了群众法治需求。

二、存在的问题

我们虽然在推进法治建设工作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一是执法规范化水平还需提升。个别执法人员证据意识不强,取证工作不规范,所获取的证据存在瑕疵,执法流程不规范,存在超期结案现象。二是聘请法律顾问工作落实不到位,全县法律顾问覆盖率为32.5%。工作机制不完善,一定程度存在法律顾问在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起草论证等方面未充分发挥作用问题。三是对行政复议工作重视不够。存在行政决定审批把关不严,作出的行政行为质量不高等问题,对进入行政复议程序的案件答复文书不规范,提交的证据材料不完备,一定程度影响了胜诉率。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提高政治站位,统筹推进依法治县工作。全面加强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依法治县办牵头抓总的职能作用,推动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各个领域的法治工作,切实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联动、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统筹推进依法治县各项工作高效开展。

(二)坚持以上率下,落实好第一责任人职责。切实落实好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学法制度,确保学法时间和实效。把党政主要负责人年终述法活动,与年终述职述廉同部署同考核。

(三)坚持改进作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对重大行政决策和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力度,从源头上防止违法”红头文件”出台。加强涉企规范性文件的规范清理和对制度实施效果的检测,及时修改和废止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有关制度文件;搭建惠企政策宣传的平台,及时将政策红利送到企业。

(四)强化法治督察,提高执法规范化水平。组织开展专项督察,总结督察成果,列明问题清单,及时开展“回头看”工作,切实把督察整改成效转化为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研究制定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开展考核评估工作,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

(五)加大普法力度,持续厚植法治信仰。突出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化“八五”普法,及时总计并大力宣传先进典型经验。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完善普法责任清单制度,全面推行普法责任单位年度履职报告评议制度。强化校园普法,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中共文水县委    文水县人民政府

2025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