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是中央、省市确定的重点改革任务,总体要求是,以全民健康为中心,以制度创新为动力,建立健全区域一体、上下联动、信息互通的新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有效缓解医疗资源供需矛盾,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改革方向是:以基层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人民共建共享。县级医疗集团仍然是公益性事业单位,承担地方公立医院、公共卫生服务职能。重点是着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质量。
近日,市委、政府下发《吕梁市深入推进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的实施意见》(吕发[2017]27号),出台十条改革具体措施:
1、理顺管理体制。县医院管理委员会履行政府办医责任。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履行规划、准入、服务、监管职能,原各公立医疗机构的隶属关系调整为医疗集团管理。
2、改革人事管理制度。逐步取消县域内所有医疗卫生机构行政级别。现有编制由医疗集团统一管理、使用。在编制总量内,落实医疗集团用人自主权,规范自主用人的总量、结构和门槛要求,确保具有执业资格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保持在85%以上。实行人员聘用制,探索编制备案制,力争用两年的时间补足补齐空编人员。
3、落实医保总额打包付费。按照“总额管理、结余留用、超支合理分担”的原则,人社、卫计部门督促所属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集团协商签订协议并实施。加强管理考核,鼓励分院之间有序竞争,防止出现推诿患者、降低医疗服务质量等行为。
4、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逐步取消居民医保个人账户,推行门诊统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人头费标准由市人社、卫计部门科学测算确定,由医保门诊统筹基金和公共卫生经费预付。家庭医生团队向签约居民提供公共卫生和普通门诊服务不再另行收费;待医保个人账户取消后,同时取消基本药物费用。允许与社会有资质的医疗服务团队打包签约和购买服务。
5、加强全科医生培养。为乡镇卫生院转岗培养全科医生,到2020年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不低于2人,费用由县级财政每人每年1.2万元负担。对到乡村两级工作服务满5年的医学本科以上毕业生,由政府全额、分期补偿大学学费。
6、建设分级诊疗体系。加快基层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加快县级公立医院基础设施立项与建设。每个医疗集团与1-2所三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或中医医院组建医联体。县医疗集团在基层设立中医专家工作室、中医专家门诊或中医馆,在县级中医院设立“治未病”中心,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7、健全薪酬制度。合理确定医疗集团绩效工资总量和薪酬水平,绩效工资总量控制在当地无收入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的5倍以内,可探索年薪制。实施乡村服务岗位津贴制度,对驻村医生按每人每月4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由市、县财政各负担50%。
8、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制度。将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权下放到县级。对住院患者,大力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支付方式,2017年底前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按病种收费的数量达100种以上。
9、强化健康教育。依托家庭医生团队,普及基本健康知识和技能,培养健康生活方式。乡(镇)计生办更名为卫计办,增加健康教育、公共卫生等综合管理职能。
10、推进信息化建设。推进大数据+医疗卫生,建设以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为核心,医疗、公共卫生、健康管理、计划生育、绩效考核、运行评价等信息互联互通的全市统一云平台。2017年底前实现贫困住院患者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系统建设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