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质量综合指数
评价城市空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指标
空气质量综合指数 ,亦可称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是描述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状况的无量纲指数,综合考虑了《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中规定的SO2、NO2、PM10、PM2.5、CO、O3等六种污染物污染程度,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值越大表明综合污染程度越重。环保部门主要使用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对城市空气质量进行评价、排名。
六种污染物
1、细颗粒物
细颗粒物(PM2.5)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主要危害:虽然细颗粒物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细颗粒物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研究表明,颗粒越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越大。细颗粒物能飘到较远的地方,因此影响范围较大。
2、可吸入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PM10),通常是指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通常来自在未铺沥青、水泥的路面上行驶的机动车、材料破碎碾磨处理过程以及被风扬起的尘土。
主要危害:可吸入颗粒物在环境空气中持续的时间很长,对人体健康和大气能见度的影响都很大。
3、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化学式SO2)是最常见、最简单的硫氧化物。火山爆发时会喷出该气体,在许多工业过程中也会产生二氧化硫。由于煤和石油通常都含有硫元素,因此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硫。
主要危害:二氧化硫是大气中主要污染物之一,是衡量大气是否遭到污染的重要标志。
4、二氧化氮
二氧化氮(化学式NO2),高温下棕红色有毒气体。在常温下(0~21.5℃)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混合而共存。人为产生的二氧化氮主要来自高温燃烧过程的释放,比如机动车尾气、锅炉废气的排放等。二氧化氮还是酸雨的成因之一,所带来的环境效应多种多样,包括:对湿地和陆生植物物种之间竞争与组成变化的影响,大气能见度的降低,地表水的酸化、富营养化(由于水中富含氮、磷等营养物藻类大量繁殖而导致缺氧)以及增加水体中有害于鱼类和其它水生生物的毒素含量。
主要危害:二氧化氮是大气中主要污染物之一,对人体健康和大气能见度的影响都很大。
5、臭氧
臭氧(O3)又称为超氧,是氧气(O2)的同素异形体,在常温下,它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淡蓝色气体。
主要危害:在夏季,由于工业和汽车废气的影响,尤其在大城市周围和农林地区在地表臭氧会形成和聚集。地表臭氧对人体,尤其是对眼睛,呼吸道等有侵蚀和损害作用。地表臭氧也对农作物或森林有害。
6、一氧化碳
在标准状况下,一氧化碳(CO)是煤、石油等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家用煤气或煤炉、汽车尾气中均有CO存在。
主要危害:一氧化碳是大气中主要污染物之一。
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计算方法
可以简单地用一句话描述其算法:评价时段内,六项污染物浓度与对应的二级标准值(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之商的总和 。
以评价时段为1个月举例,按月评价的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计算各污染物的统计量浓度值
统计各城市的SO2、NO2、PM10、PM2.5的月均浓度,并统计一氧化碳(CO)日均值的第95百分位数以及臭氧(O3)日最大8小时值的第90百分位数。
计算各污染物的单项指数
污染物i的单项指数Ii按下式计算:
式中:Ci ——污染物i的浓度值,当i为SO2、NO2、PM10及PM2.5时,Ci为月均值,当i为CO和O3时,Ci为相应的百分位数浓度值;
Si ——污染物i的年均值二级标准(当i为CO时,为日均值二级标准;当i为O3时,为8小时均值二级标准)。
计算空气质量综合指数 Isum
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的计算需涵盖全部六项污染物,计算方法如下式所示:
式中:Isum ——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
Ii ——污染物i的单项指数,i包括全部六项指标。
若不同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相同时,排名以并列计。
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环境空气功能区分二类: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二类区:为居民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一类区适用一级浓度限值,二类区适用二级浓度限值。一、二类环境空气功能区质量要求见表。
环境空气污染物基本项目浓度限值(即一级、二级标准)
序号 |
污染物项目 |
平均时间 |
浓度限值 |
单位 |
|
一级 |
二级 |
||||
1 |
二氧化硫(SO2) |
年平均 |
20 |
60 |
μg/m3 |
2 |
二氧化氮(NO2) |
年平均 |
40 |
40 |
|
3 |
一氧化碳(CO) |
24小时平均 |
4 |
4 |
mg/m3 |
4 |
臭氧(O3) |
日最大8小时平均 |
100 |
160 |
μg/m3 |
5 |
PM10 |
年平均 |
40 |
70 |
|
6 |
PM2.5 |
年平均 |
15 |
35 |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考核要求,优良天数比例达70%以上。
影响我县空气质量的主要原因
今年5月,县环保局邀请山西省环境规划院专家对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进行了监测分析。监测结果显示,影响我县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的主要污染物依次为PM2.5、PM10、SO2。三项污染物超标的主要成因有:居民生活燃煤污染是SO2超标的直接原因;城区周边企业未进行深度治理,导致城区SO2和颗粒物超标;道路扬尘是颗粒物超标的重要原因;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餐饮油烟、工地扬尘等面源污染排放不能忽视;区域大气污染物传输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作用明显。
针对存在问题,县委、县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治理大气污染。加强散煤污染治理,取缔营业性燃煤锅炉,划定禁煤区,扩大集中供热覆盖面,实施煤改电改气。加强道路和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开展重点工业污染源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治理。开展餐饮行业油烟污染治理,严禁露天烧烤。出台严厉打击取缔“土小企业”六条措施,开展“散乱污”企业淘汰取缔。县城建成区内严禁燃放烟花爆竹、燃烧旺火等。
关心大气环境,从自身做起
节约一度电,减排作贡献
目前,我国约73%的发电量还是依靠燃煤电厂,因此,日常生活中尽量节约能源,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空气的污染,减少PM2.5的排放。比如空调冬季设置20℃、夏季26℃;购买节能冰箱等高效低能耗电器;使用节能灯,做到人走灯灭;电器不要待机,随时关紧电冰箱的门等。
提倡绿色出行
选择步行、自行车、乘坐公交车辆等绿色出行方式,减少汽车尾汽排放。
杜绝露天焚烧
露天焚烧秸秆、垃圾、落叶等,会产生大量的烟雾,直接影响大气能见度,导致空气中PM10、PM2.5浓度显著增加。
餐饮行业油烟整治
餐饮油烟是PM2.5的贡献源之一,对人体的危害不容忽视。据统计,在没有通风的厨房烹调,油烟中的有害气体,相当于96支香烟在燃烧。要整治餐饮油烟,有效减少餐饮油烟对环境空气质量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