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8 16:47 大 中 小 来源: 文水县文化和旅游局
“能舍戏台听乱弹、别误看咱过街板。”这句俗语流传于文水县广大的乡村,而每每响彻于街头、地头、工地、院头的俚语表演戏,以胶泥风味性情,固然有股说不清的宣传魅力,这种表演戏俗称文水过街板。
文水过街板的演出,不论佳节、农忙、农闲,随时都会出现。它腔调繁多,韵味别致,古新结合,但以新生为辙。
文水过街板的打击乐器是花鼓、小锣、小鼓、镟则等,是为街头、院头而备。若在地头、工地,铁钎、锄等都可作为打击乐器。表演时使用的道具有霸王鞭(竹制)、绣球、彩绸、扇、伞等。农村那些有艺术天赋者,人称“土豹则”的表演,嗓门好,急开大(即能急中生智),触景生情,脱口成章,现编现演,这些下里巴人的曲调,演唱效果极好,往往使观众美不胜收。
文水过街板,早在舜帝时已经有雏形。据推测是从民歌演变而来的。《南薰歌》中“南风薰兮,可以解吾民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就有了过街板的味儿。春秋战国时,燕丹使荆轲刺秦王的《行别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以及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回到沛县,征集了一百二十个少年唱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夺四方”,还有霸王项羽失败时所唱的的《别姬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和最后的《四面楚歌》都是形成过街板的一种体系内容,表演起来琅琅上口。
追溯到西汉,张骞两次下西域打通丝绸路后,采茶、扯丝绸形成乐章。有诗为证:“不是张骞下西域,安能佳种至西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社会的变迁、前进,文水过街板居然一枝独秀,在广大乡村显得很“吃香”,在三晋大地的祁、太、交、汾等地都有表演的土壤。
文水过街板与地秧歌有关,人们围成圆圈敲打锣鼓,大家把这叫做“捣混秧歌”。随着地秧歌逐步成长,有的地方把唱曲儿的装扮成一男一女两个丑角,或头上插朵小花,或翻穿皮袄,也有的拿把扇子作为歌手的标记。不管走到谁家门口,都要停下来唱几句“四六句子”,这叫做“打过街板”。由于唱的都是些恭贺喜庆、滑稽诙谐的词句,因此,家家户户为图吉利,都要厚备烟茶糖酒来酬谢。
过街板表演类似文场地秧歌歌手的表演,它以表演唱为主,不参加舞蹈与伴奏,没有曲牌,也没有起板和过门,调的高低、节奏的快慢全由演唱者自行掌握。只要同台演唱的人能统一到一个调上即可,演唱者纯粹使用地方土语。地秧歌一般在演出时,先出场的是武场地秧歌,在他们的套路走完以后,围成一圈由专门的演员演唱,这属于文场地秧歌。唱毕,再回归原队列形式,整个队伍再向前行进,开始下一轮的演出。过街板有专门的唱手,在各种套路表演的间隙,即兴演唱一些劝世讽人诙谐有趣的“四六”句子。表演道具与乐器主要是花棒、小锣、腰鼓。另有大锣、铙钹、亮锣(俗称小汤锣)为外围烘托气氛的伴奏乐器。
由于朝代交替,历史推进,岁月沧桑,繁多而兴盛的过街板,从根本上实现了多样化。过街板从混秧歌中独立出来可以单独表演。比如做河工、抬卜篮、打夯、盖房打硪、立木跑梁、嫁娶撒镇、洞房令儿、街头买卖,甚至求雨接爷、瞎则算命,无不使他们不断流传,丰富了内涵。
文水过街板,从明、清至解放初非常兴旺。如《旅行社》、《写十字》、《闹元宵》、《哭五更》、《闹五更》、《踢绣球》、《劝姑娘》等真可谓风靡一时。它与跌杂则、顺口溜、绕口令、诌断筋等曲艺联手互为补充,使其宣传教育力度有时竟然超越了其他的剧种。新中国成立初期,表演者创作的《歌唱刘胡兰》、《新婚姻法自主》、《欢送志愿者新兵入伍歌》等,使表演达到巅峰。
文水过街板在文革时遭到摧残,几乎绝迹,老艺人继而逝世。很多的腔调已经转型,有更多的将要失传,现谈到文水过街板,些许青年人几乎陌生。2007年后的几年里,文水县文化局狠抓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组织人员广泛开展决定性的挖掘、挽救、整理,使这一瑰宝重见天日。
文水过街板重放光芒,作为传承人的马德旺跑了很多村庄,向很多的老艺人采访,收集不少材料,又与他四十年来收攒的许多曲谱加在一起共计180余首,并加插图见证,做出了很大的努力。经申报,过街板已被列入文水县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