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生金烈士简传

县政协文史编委会

穆生金,原名连基,乳名六儿。(一九二二年二月十六日至一九四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出生在文水中庄村(现改为穆家寨)一个下中农家庭,童年时丧父,幼年上小学三年辍学,与两个哥哥种田。一九三八年夏自愿参加八路军,先后在文水公安局、文水县二大队、晋绥八分区六支队任战士、侦察员、侦察班长、侦察排长,共产党员(入党时间不详),战斗英雄。一九四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农历十月二十七)在文水西社战斗中英勇牺牲,终年二十二岁。

中庄村距文水县城西南十七华里,地处吕梁山前哨丘陵地区,“七七”事变之后,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游击队、抗日政府人员常在这一带活动,对群众进行抗日教育,组织自卫队、青救会、妇救会、儿童团。生金的五哥穆连有担任自卫队长(一九四二年冬被日寇抓到城内杀害)生金是自卫队员,在从事革命活动中,他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因此于十六岁那年便自愿参加了八路军,走上革命征途。

穆生金在部队六年多的抗日斗争中,对敌斗争坚决,英勇机智果断,爱护人民群众,作战不怕牺牲。曾获部队战斗英雄称号。

他对敌斗争坚决。一九四二年春生金同志在家养病。被城内伪军抓获,伪军们都骑自行车,命一伪军带上生金回城,走在半路上他挣脱绑绳、推倒带他的伪军,开腿就跑,三十多名敌人边追边向他打枪,生金从茬地逃回。事后他说:“宁肯叫他们打死,也不能叫敌人抓回城去。”

他英勇机智果断。一九四三年春的一天,穆生金领着一个排在河西村西梁上,正遇文水县伪县长带领四五百伪军向我抗日根据地康家堡进发,虽然敌我双方力量悬殊,但他临危不惧,利用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全排战士用“排子枪”把这伙敌人打得狼狈逃窜,马西村西扔下百十辆自行车。生金同志怕马西群众受害,对这些战利品一辆没拿,让马西村公所收起送交城内伪军。同年秋的一天,生金带一排战士下平川活动路经家乡,回村后就让村公所公人去孝义镇日伪据点送情报,说村里来了四五百八路。“情报员”走后,他把部队埋伏在村南枣树地内,将一面红旗插在东门楼上。敌伪的一个警备队长奉日军命令,带一百多伪军前来作战,当他走至马东村西时,看到八路的红旗,吓得他装说“肚子疼”,带着伪军龟缩回去。至今村上的人还传颂穆生金的一杆红旗吓退百名伪军的事呢。

他对交城、文水、汾阳的地理很熟。晋绥八分区六支队当时主要活动在交城、文水、汾阳三县,有时在山上,有时下平川。担任侦察排长的穆生金,对这三县的地理以及敌人的布防了如指掌,部队每次行动,即使是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只要有他带路,就能巧妙地绕过敌人的封锁线,顺利地到达目的地。

他在作战中不怕牺牲。一九四一年春天,日军在孝子渠村北龙王山上扎下据点,第二天晚上,穆生金所在部队十多人摸上山去,他第一个拿的铡刀冲了上去,砍断铁丝网,往里扔手榴弹,双方激战一小时多,虽未消灭敌人,也吓得日军几个晚上不敢睡觉,每晚向外乱打枪。一九四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夜,六支队攻打西社日伪据点,他身先士卒,带领十多名战士冲到据点门前,激战中中弹牺牲。时至今日,与生金同志一起战斗过的战友们还很怀念他,他们说:“穆生金是好样的,可惜他牺牲了!”

生金同志牺牲后,当时和他一起牺牲的五名战友埋在一个坑内。因为他是侦察排长、战斗英雄,抗日政府领导文政同志把一个背包给他挎在身上,于一九四五年秋他的家属就以背包为志,领回尸骨,葬于他的故乡村西宋家渠地内。晋绥八分区司令部给其家属发了烈士证书。

(此件根据穆生金的侄儿穆占福、离休老干部王宪礼以及他的生前战友王彤、张贵仁、王春云等同志提供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