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09 11:45
大
中
小
来源: 胡兰党建
今年以来,文水县始终坚持在“育、管、用、爱”上下功夫,对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壮骨”“把脉”“压担”“搭台”,有效帮助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迅速适应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促使年轻干部“小步快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赋能加力。
专题培训给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壮骨”
坚持把综合素质提升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贯穿始终,常抓不懈。常态化依托县委党校、红色革命基地等本土资源,举办2023年度农村(社区)“两委”干部专业能力素质培训、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能力培训等,将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纳入干部培训范围,进一步掌握基层组织建设、乡村振兴、服务群众、农村“三资”管理等内容,提升农村(社区)工作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从而推动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化身为群众身边的“广播员”,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惠农助农政策等传播到百姓家中。
强化管理为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把脉”
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制定并印发《文水县招聘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积分制管理办法(试行)》,全面准确评价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在岗履职、作用发挥情况,充分发挥“胡兰先锋码上到”小程序的作用,定期对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的到岗履职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同时强化各乡镇对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发现不良苗头,及时批评教育,让监督管理“严”在平时,防止“黄金期”变成“危险期”,全面提升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实践历练为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压担”
着眼于乡村振兴事业发展和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实际工作的需要,文水县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招聘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管理的通知》,坚持“一线工作法”,要求其担任村“两委”办主任,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开展国情调研,做好村内党务、村务、财务等各项任务,引导大学生“用脚步丈量乡村”,在基层治理、信访维稳、巩固衔接、综合行政执法等领域培养历练,不断提高业务水平,锻造干事“铁肩膀”,成为老百姓的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民生办事员、财务报账员,从而打通服务村民的“最后一公里”。
关爱激励为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搭台”
健全“3+1”结对帮扶机制,即一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一名包村干部、一名村干部工作共同结对帮带、跟踪培养一名大学生,通过思想上“引”、经验上“传”、工作上“帮”,并落实定期体检、谈心谈话、容错纠错等制度,助推到村(社区)大学生干得舒心、干得放心、干得用心。为让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扎根沃土、筑梦基层,组织开展了“党建引领聚合力 青春奋发促振兴”文水县庆祝建党102周年主题活动,并评选出优秀招聘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16名,激励其展现党员风采,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