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在举国纪念“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爆发86周年之际,我馆组织党员干部、退休老党员以及讲解员一行,前往兴县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和“四八”烈士纪念馆参观学习,举行“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党日活动。
在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全体人员在兴县人民政府县长梁文壮及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党组书记、馆长刘保平等同志的陪同下,先后参观了晋绥边区革命斗争史陈列馆,晋绥边区政府、革命领袖及革命先烈的旧居,大家认真聆听了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深刻感悟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英勇无畏、无私奉献、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高尚情操和伟大品格,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鞠躬默哀,深情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
随后召开座谈会,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党组书记、馆长刘保平指出,在“七七事变”这一特殊的日子,两馆进行交流学习,意义深远。晋绥革命边区,作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它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曾是阻敌西进、屏障陕甘、拱卫延安的前沿阵地。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晋绥边区军民广泛开展游击战争,粉碎了日寇多次“扫荡”和击退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习近平总书记瞻仰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时,多次讲到“吕梁精神”,强调指出革命战争年代,吕梁儿女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吕梁精神。我们要把这种精神用在当今时代,继续为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刘胡兰纪念馆党组书记、馆长赵志昌指出,晋绥边区作为吕梁精神的重要发源地,晋绥精神、刘胡兰精神都是吕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刘胡兰的英雄事迹最早见报于《晋绥日报》;晋绥边区的蔡家崖和八分区的云周西村都被称为“小延安”;当代著名作家马峰深入生活于1945年创作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又于1978年创作长篇传记小说《刘胡兰传》,两馆之间渊源深厚、一脉相承。新时代新征程,要进一步明确纪念馆职能定位,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吕梁精神、刘胡兰精神,用好红色资源,培根铸魂育人,守牢红色阵地。
双方表示,今后要加强联动,相互促进交流,共同致力于史实的研究,文物的开发、保护、利用,对外宣传等工作,充分发挥革命纪念馆主阵地作用,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在场人员还就纪念馆日常运行管理、队伍建设、硬件设施改善等具体事宜进行了交流。
下午,全体人员前往兴县黑茶山脚的“四八”烈士纪念馆,向以身殉国的王若飞、秦邦宪、叶挺、邓发及黄齐生等烈士鞠躬致敬,表达对革命先辈的无限哀思和敬仰之情。
通过学习交流、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坚定了我馆党员干部的政治信仰,更加牢记忠诚干净担当、为民务实清廉的初心和使命。大家纷纷表示,要继承革命先辈遗志,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发扬光荣传统,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